認識本會
Home > 我們的會祖(中文)

我們的會祖--蔡文興主教

1909年元月28日美國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在任最後一年,紐約布魯克林教區從事房地產生意的德裔家中Emil F. Kupfer生了一名男孩,漢名蔡文興(William F. Kupfer)。母親是愛爾蘭移民,育有三男二女,信仰虔誠,家庭經濟不錯。

蔡文興在校樂隊吹薩克斯風又喜歡表演,就讀聖安東尼學校時,曾瞞著家人,戴著祖父的禮帽,手拿父親的柺杖,學著喜劇演員的模樣,在戲院演出,觀眾席上的叔叔與阿姨看到他的表演一時驚愕地說不出話來。他也編劇和他的姊妹為紐約長島的一座教堂募款義演。

蔡文興從小就想當傳教士,父親認為當神父在美國服務即可,由於他的堅持,1928年9月如願進入瑪利諾會。這是蔡主教生命中的第一次抉擇,他以時間、耐心,獲得父親的肯定與祝福。

1933年7月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總統時期,蔡文興來到中國學習廣東話在廣西傳教,在大陸一晃十四年,為一千五百多人授洗。1951年羅馬教廷委任他擔任臺中教區的主教,他說:「我一生中的任命,我習慣向長上表示或許我不應接受,或許我並非適當人遠,但如果明顯是天主的旨意,…我不違背天主的旨意。我生活幸福,對我的司鐸或傳教士聖召我從不懷疑,無論派我做什麼工作,我都時時祈禱,盡力而為。」

臺中監牧區包括臺中市、臺中縣、彰化縣及南投縣,三位神父,五個教堂,3000名天主教徒,150萬非基督徒。作為一個新教區的的領導人,蔡主教牧徽以「願萬民認識救主」(谷十六16)為教區的願景。

福傳工作用當地語言是與人溝通及建立友好的關係的媒介,1952年蔡主教成立臺語語言中心,他要求每位瑪利諾神父學習閩南話一年,再派到教堂擔任助理神父。蔡主教自己更每天勤練臺語,直到退休,臺語講得鏗鏘有力,與教友溝通無礙。

蔡主教以臺語中心培訓傳教士用臺灣話講道,設立傳教學校培育傳教員作外籍神父傳教的助手,設立修道院培訓本地的神父,創立耶穌聖心修女會,為使教會生根地方,積極展開教區的福傳工作。

蔡主教說臺灣話,喜歡與本地人共事,美國傳教士與臺灣人成為「主內的朋友」,1970年梵二大公會議後開始一個成人再教育長期計劃,培育每個成人信友成為孩子的要理老師,他說:「1970年是一持續不斷的計劃。」1976年他以「成人再教育」的基礎,成功地在臺中教區41個堂區建立了「堂區傳教協進會」。「堂區傳教協進會」訓練信徒成為使徒,蔡主教的傳教策略與方法,雖不是每個教區的典範,而他開了臺灣第一部「堂區傳教協進會」的火車頭,向自傳、自治、自養的方向前進。

教區與堂區的自養才能使福音深耕本地,自養的路一歩一腳印,不足的經費蔡主教向在家鄉的親友募款。他善用資源,要求山地的堂區神父積極物色適宜的教友人選,參與政府的原住民的醫療人員培育計畫,受栽培的青年學生,學成後陸續回山區服務山地原住民病患,並積極參與教會的活動。

福傳工作中的社會救助,蔡主教從發送麵粉開始,再積極推動儲蓄互助社。儲蓄互助社無形中培育了教會的領導人,許多教堂內的儲蓄互助社幹部成為訓練教友領導人的開端。

 

傳教遇瓶頸,蔡主教進行福傳創意措施有:

1、實驗修女為堂務負責人後,陸續任命本地修女執行此項任務,二水、鹿港、草屯等地修女堂務工作負責人與教友合作共融。

 

2、彰化總鐸區的聯合堂區實驗,聯合堂區包括小埔心、羅厝、二林、北斗、溪州、竹塘等六個地方,聯合堂區的目標

(1)統籌安排六個堂區的彌撒時間和施行聖事事宜。

(2)教友領導者訓練。

(3)教友生活的加深訓練。

(4)注重教育與實習,以建立自傳、自養、自治的堂區團隊。

3、小教會嘗試,以南投天主堂為例,堂區劃分成二十三區「小教會」,每區設區長,區長由教友或傳教員推舉,負責區內的聯繫,修女協同,區長探望教友及辦理祈禱會、聯絡中、小學生讀道理班,本堂神父每月召集修女與傳教員開牧靈會議,每人報告分享與協商工作內容並作記錄。本堂神父信任教友,堂務興盛富於活力朝氣。

4、默觀的祈禱方式過傳教生活的堂區實驗。

5、「慈親樓」提供姑婆「老有所終」的地方,蔡主教與美國瑪利諾修女會贈予彰化市大埔路的土地及各地區人士的捐助,蓋了慈親樓。            

蔡主教35年在臺灣刻苦、儉樸、勤奮,是位「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傳教士。他退休時說:「天主降福了我,雖然我已七十八歲,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的精神依然如故。我很希望為民眾多做事,傳教方面問題發生,在於我們堅持高估自己的才幹。我常告訴自己,我不是個很有才幹的人,我只盡力完成天主交給我的事,靠天主的恩寵,我至少為教會作一點事。」

1986年11月20日蔡主教榮退回到美國,之前教會接受兩塊贈與的土地需繳贈與稅及研究院所在地拓寬道路政府徵收受益費等,金額龐大,他先貸款支付政府的回饋金,待他回美,將募款與聖事服務所得的款項一筆筆償還,然而償還貸款比他預期的時間還長,終於1988年5月還完最後一筆,才到賓州威廉波特天主堂全心於他所熱愛的堂區與醫院牧民工作。

 

1993年當地教友為主教舉行晉鐸六十週年的慶典,蔡主教開心地說:「我一生以身為司鐸及傳教士為榮,感謝大家給我服務的機會,堂區牧靈是我最心儀的服務工作之一。」他又說:「感謝天主,八四高齡仍能健康的作我喜歡的醫院牧靈,我深受病人的信德所感動,我最大的喜樂是能為病人及其家人祈禱與安慰鼓勵他們。」

1996年蔡主教有感體力漸衰,無法自行開車,才住進瑪利諾會安老院,1998年1月2日安息主懷

王愈榮主教說:「蔡主教一生獻身於教會,為中國人傳播福音,建立臺中教區,他的德行和榜樣值得我們大家效法。」

詩人吉百齡(Rudyard Kipling,)的一首讚美詩,很能表述蔡主教像個勇士,屹立不搖徹底的奉獻自己給臺灣教會:

「喔!東方在東方,西方在西方,兩方不相遇,直至天和地,

站在天主的面前,接受最後的洗禮。

可是,哪裡還有東方、西方、甚至邊界、種族,

兩個強健的民族自地球的這方和那方,走到一起,面對著面!

喧囂和歡樂都已平息,國王和首領也已逝去,

只有你 勇士啊!依然屹立,以一顆平凡寧靜的心。

全能的主啊!求祢與我們同在,

為的是我們永不磨滅的記憶……

東方不再是東方,西方不再是西方!」 

 

在急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教區橫跨的7836平方公里幅員的福傳工作面臨許多挑戰,蔡主教「願萬民認識救主」的憧憬必須結合眾平信徒的力量及與善心人士的友誼合作來實現福音廣傳生根,蔡主教在教宗的委派下,努力35年在臺中教區建立一個「堅實的信仰團體」,蔡主教留給教區天主子民共同的歷史與記憶,成功傳承本地司鐸,建立41個堂區,教友由三千增到三萬,教區正往自傳、自治、自養的方向進行。

哲人已逝,耶穌聖心修女為蔡主教屬靈的女兒,更加緬懷這位講臺灣話、熱愛臺灣、全心福傳的老爸爸。